从复制经典到泛化娱乐——IP时代历史剧的迷思

※发布时间:2020-8-30 5:52:2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想要成为经典,经典的标准只有一个:以文学性为唯一尺度,以审美统摄历史,站在现代人的立场去思考,塑造符合现代人价值观的人物,构建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关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用有生命的雅正的语言,真诚地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作为一个历史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历史剧的历史堪称悠久。当然,我们一方面极度重视著史,另一方面又缺乏史诗传统,所以现代之前历史剧的核心始终是史,而不是剧,内容倾向于叙事而不是写人,功能倾向于,而不是审美。传统戏曲的取材基本都是前朝旧事,以史为鉴、借古喻今、隐恶素来是儒流文艺观,可以上谏帝王,下教黎民才符合史剧正统。创作主体无论是民间戏班还是文人雅士,运作资本无论是商人赞助还是皇权赏赐,作品基本都遵循着寓教于乐,欢喜团圆的原则,像《赵氏孤儿》这样具有莎翁悲剧气质的作品,是罕见的异类。从传统戏曲,到现代舞台剧,再到电影电视,戏剧载体虽然不断变化,在社交网络风行之前的几百年间,历史故事的讲述目的和方式变化不大。现代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是历史剧,它的实质是戏曲的影像资料。诞生于1980 年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也应归于历史题材,但本质上还是史的影像化。

  20 世纪十年代到21 世纪初,伴随的深入与文艺的繁荣,历史剧创作进入活跃期,曾经舞台上的抽象叙事让位于电视中的宏大场面,各种历史事件起承转合,中华民族的历史成为一个个切面,演绎着史书或章回小说里王侯将相的故事。剧作者大都本着“ 文化启蒙” 的初心,怀着极大的艺术热情,将古典文学、历史事件影视化,强调贴合原著,贴合历史真实,突出改编的文学性,诞生了很多优秀作品。这一时期的历史剧题材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历史传记片,如《诸葛亮》《屈原》《司马迁》等,包括一些近现代人物传记,如《李大钊》《潘汉年》《吴晗》等,编导们胸有丘壑,怀着深刻的人文理想,以彰显生命价值为本,牵引观众去聆听时间深处的命运之弦,对个体存在意义的沉思;第二类是名著改编剧,如《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之春秋篇》《东周列国志之战国篇》等,在复刻经典的过程中,编剧多能严谨的态度,既保持古典审美的气脉,复以现代人文对古典名著进行创造性的诠释,以原著主题,呈现古典文学的生机。第三类可以称之为王朝剧,堪称历史剧中的主旋律,多诞生于90 年代,资本渐渐进入文化市场以后,可看成与体制内创作密切契合的。如《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大秦帝国》《汉武大帝》等,这类作品往往鸿篇巨制,以波诡云谲的斗争与王朝兴替故事为核心,要求史观正确,严格遵循历史逻辑,倾向于对史实的文学表达,以期实现传统历史剧的功能,以古鉴今,正统史观和民族文化传统。评论界和观众通常将其视为历史正剧,对它们与史实的相符程度有更高要求。以上三类题材都有不少代表作品,长期在豆瓣评分中高居榜首,基本反映了历史剧制作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反映了电视观众对于史剧的基本价值判断,这些作品虽曾引发争议,但大多符合观众对于历史剧的预期,它们在宏大清晰的叙事之上,有深刻的历史反思,鲜明有力的人物个性,充满代入感的命运冲突,以及古朴大气的审美格调,有对民族命运的深入思考。

  财神节是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