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真的算一部好电影吗?

※发布时间:2017-8-9 9:36:0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爵迹》的出现代表着国产电影在玄幻题材上的探索,这种探索的价值比简单的跟风黑要更有意义。”

  当年《无极》的口号是“打造东方指环王,开创中国奇幻片!”如今看来,《爵迹》、《无极》是何其相似。只是和“烂到空前”的《爵迹》相比,《无极》算得上作品了。

  越来越多的影迷开始说喜欢《无极》,以至于《英雄》、《十面埋伏》的豆瓣评分也跟着回升,影迷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十五年前,中国导演集体下海。张艺谋挟《英雄》票房,《十面埋伏》紧随其后,《夜宴》、《黄金甲》一年一部,《赤壁》《墨攻》接踵而来。只有陈凯歌起步早,下手晚,《无极》磨蹭到第三年才问世。

  想当年,中国,毁誉参半。张艺谋好大喜功,内容空洞;冯小刚粗制滥造,水平未知。只有陈凯歌磨剑三载,呕心沥血,大有“陈公不出,奈何!”的架势。

  毫无疑问,在那个年年冲奥,年年失败的年代,《无极》就是中国人的希望。甚至导演的野心也寄托在。沉寂了三年,看着张艺谋冯小刚吸金、红红火火,作为中国唯一的金棕榈持有者,陈凯歌想必是不甘心的。

  始终不该忘记,《无极》并非陈凯歌锐意转型之作,而是他向商业发起的试水。拿《无极》跟《黄土地》类比根本是缘木求鱼,哪怕是曲高和众的《霸王别姬》,也不算合适的参照对象。

  戛纳试映一掷千金,挤压得参赛正片《青红》像个配角。公映一拖再拖,直至成都点映,一片叫好,才暂定年底公映。投资3.5个亿,带着剧组满世界赶场,豪言开发20亿周边,剧本交给郭敬明改编。

  这时的陈凯歌是如此小心翼翼。除了《霸王别姬》,没有一部电影在票房上叫座,这使得《无极》于他,于观众,都是一场豪赌。赢,则皆大欢喜;败,则两败俱伤。

  至于和陈红封口令的杂闻,虫哥不想再赘述。毕竟翻老账不算什么好习惯。只想针对无极提几个问题。

  似乎是反映了。倾城因为为物质的奴隶,终生无法获得真正的爱情。看起来这象征着生活里拜金、的那类女性。但虫哥要问,如果把倾城换成男人,会逻辑吗?

  设想一下吧!一个叫青城的男孩,为了馒头了无欢的信任,然后,他弄丢了馒头,遇上了满神!满神许诺他一辈子富贵,但就是得不到爱情。饥饿的他同意了,多年后,他成了王的男人。

  到这里,正在看这篇文章的读者们,你们发现问题了吗?倾城的拜金、是被一个决定的,一个不能爱人的。换句话说,她是被导演、编剧设定成拜金、的人了。这和她是不是女性,根本就没有关系。

  《无极》里的她没有生活、没有性格,只是一个被、被争夺的形象。片中的她除了当个花瓶,剩下的便是追求“求不得”的爱情。

  这种存在偏差值的理论,总是空洞的。和《卡罗尔》被浪费题材是一个道理。单纯表现两个人恋爱的故事,不探究女同恋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不过是貌似严肃、正经。

  很多人喜欢拿《大话西游》做例子,同样被人诟病,多年后登上神坛。《无极》似乎正慢慢这条道。但《大话西游》的碎片化叙事、时空穿越情节在当年是值得玩味的。而《无极》呢?

  《麦克白》和《蜘蛛巢城》证明,这种“背德”的弑君预言足以作为一个简洁有力的叙事核心。但可惜的是,影片并没有在这下功夫,几乎是一瞬间,满神的预言便实现了。

  再看人物分析,每个角色都有一段深刻的故事。昆仑由爬到跑的人性解放,倾城由物质到的需求转变,被命运的,无欢但求一诺的无奈凄凉。

  仅看人物小传,《无极》实在是不亚于《刺秦》的佳作。可导演把这些角色的人生到一起,整个情节构架立马崩溃了——各种神剧情层出不穷。

  以倾城为例,在一种情况需要时,她会说:“在王要杀我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想好了,我不会跟任何人好”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她会说,“当你杀王的那一刻,我就爱上了你”

  到了大将军,那句“没有武器的人就是王”,貌似回味无穷。可联系到剧情,便觉得儿戏。勤王这么重要的事,居然不解释清楚,已经不能用东方人的留白来辩解了。

  同样,无欢的心理简直莫名其妙,如果说倾城的欺诈导致他失去了被爱的能力,继而导致他性格扭曲,那为了说明这种,仅靠和鬼狼的是不够的。无欢被一次次的情节全要靠观众自己的脑洞弥补。

  而鬼狼作为一个胆小怕死的,既感到,也做着坏事。这么复杂一个人,结尾得义无反顾,即使用同性间非友谊的感情来解释,也不免牵强。

  故观众眼里《无极》就是一群人在作死,崔卫平老师的评价很中肯,“这样来看陈凯歌,你会发现他的确很善良,只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很管用,对于人性的认识过于幼稚了一些。”

  单看静态的剧照,《无极》的色彩丰富,人物造型另类,却比《英雄》、《十面埋伏》多了些轻盈、绚丽。

  生活是很复杂的,但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大师拍电影花很多镜头在人物的生活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取信于人,不让观众相信角色是个人类,什么道理都无从谈起。

  但对于一个奇幻世界的人该如何生活,没有书本、没有经验,我们无从得知。故稍有出格便会产生超乎想象的感。

  反观《无极》始终在6个角色里打转,战争中的士兵则千人一面,和东文化无关,这种格局未免太小家子气。

  归根到底,陈凯歌想做一部商业,却放不下心中的文人情怀,故我们看到华丽的场景和充满深意的台词后,忍不住大笑,实在是太空洞、太虚假了。

  就影片本身而言,支持者它意味深长,反对者认为它浮夸媚俗。如此两极分化,只是观众欣赏水平不够吗?

  讲不清道理,便是把麻烦推给观众,当观众“跟不上”影片的变化纷乱的节奏时,不一定是观众的想象力出了问题,更有可能的是导演本人没有提供足够理解的想象力。

  虫哥并不想《无极》。因为,《无极》确实不算一部烂片,但把它抬到《霸王别姬》之上的巅峰,未免太过分了。

  还有人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哗众取宠,观众。诚然,当年的观众是带着怒气评价《无极》的。但这些并非,空洞、矫情成了陈凯歌时代的通病。

  15年底上映的《无极》,上映一周已经差评连连。现在怪16年初《馒头》毁了这部“神作”,是谁在哗众取宠,虫哥不想多说。

  某种意义上,陈凯歌真的需要一个好编剧,把他的思考和楚。电影分析总是比电影本身精彩,对一个拿了金棕榈的导演,这是件很尴尬的事。

  最后,再说一句。《无极》等的评分回升,其实很悲哀。联系中国电影目前的境况,未必是观众欣赏水平高了,(不要觉得现在人看的电影多,回去打听下出租店)真正的原因恐怕是我们的电影越来越烂,连十年前的都远远不如了。

  推荐:

  

关键词:无极电影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