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名著改编电影和历史人物影片

※发布时间:2020-12-15 13:10:3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名著改编电影是本时期中国电影取得的重要,也是本时期艺术成就最高周公解梦梦见洗头发的影片类型。《祝福》、《我这一辈子》、《青春之歌》、《家》、《林家铺子》、《早春二月》、《红旗谱》、《暴风骤雨》、《家庭》等,它们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隽永的艺术魅力,显示了“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实绩,同时又从广度和深度完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教功能。

  名著改编电影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首先应归功于名著本身的艺术魅力和效应。其次,在当时“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口号响彻云霄的年代里,编导们最大限度地谨守着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尊重历史,尊重原著,又在此基础上灌注进时代,力求创新和突破。《我这一辈子》虽然与同时代的电影一样横卧着一条鲜明的对旧世界的主题,但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地方特色、人情味使它当之无愧地列于新中国电影中的经典行列。《红旗谱》以雄强豪放的笔触、以独具匠心的电影语言勾勒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绘制领导下的农民英雄谱系,影片思想深刻,地方色彩浓郁,人情味十足,为新中国的电影改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暴风骤雨》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鲜活的泥土气息,是新中国描写土改的力作。

  然而,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名著改编的灵感和冲动往往来自、并受制于现实语境,在时代的飓风中,名著也不可避免地要被现实的意识形态和编导们的“无意识”进行切割和焊接,掐头去尾,添枝添叶。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在旧中国封建礼教的下带着后的恐惧默默死亡的。但影片为了凸显祥林嫂的性格,最后发展到“砍门槛”一节。虽然扩大了祥林嫂的性格内涵,但偏离了原著中祥林嫂勤劳、本分、的内在性格逻辑,而恰恰了影片本身的含蓄和深沉。

  而《青春之歌》、《大浪淘沙》(改编自小说《大》)等影片主要描写青年知识在斗争风浪中的追求、奋斗和分化,谱写出了年代里一曲曲或辉煌壮丽或凄凉苦涩的“青春物语”。它们是1930年代的《风云儿女》、《黄金时代》、《时代的儿女》等左翼影片在新时代的升级版。

  在历史人物影片方面,《武训传》、《宋景诗》、《李时珍》、《林则徐》、《甲午风云》等以中国传统的叙事方式,以平实朴素且稳健硬朗的电影语言,塑造了叱咤风云、为命、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古代科学家和民间传奇人物。粗犷雄浑,做到了历史真实性与倾向性的统一,与现实生活的氛围形成很好的对接。

  总之,“十七年”电影以其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主义的深广度,以鲜明的民族电影语言,全新的人物谱系和不可重复的美学风格形成了中国电影继1940年代后的第二个高峰。但“十七年”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大于艺术的情况比比皆是,电影成了国家意志的工具,元素到每一个角落,浓厚的倾向,多数影片的质量不够高,缺乏深厚的文化内涵,电影语言单调贫乏,所有这些使得新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对话遥遥无期。这些毛病和不足到“”更被登峰造极地加以发展。

  

关键词:历史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