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长坤:绍兴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午尘

※发布时间:2018-8-3 22:13:3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到清光绪元年(1875年)间,由容闳,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2004年,新闻频道在晚间黄金时段了由胡劲草、钱钢导演的五集历史纪录片《幼童》,讲述了像一件珍贵瓷器的碎片一样散落在中国和美国的“留美幼童”的故事,揭开了一段尘封的中美交流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这一百二十名“留美幼童”中,有浙江籍幼童共八人,其中有绍兴籍幼童袁长坤,他也因此当之无愧地成为绍兴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袁长坤,字静生,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他通过中文读写能力的严格测试,在上海预备学校(即出洋局)接受了文强化训练。在复试和体检合格,由家长在出洋志愿书(主要内容是十五年不能回国,倘有疾病,各安,概不负责)上签字后,作为第三批幼童于同治十四年(1874年)11月17日由祁兆熙带队赴美留学。时年袁长坤十二岁。

  幼童到美首先是学习英语,因此,大多数学生住在当地居民家中,以便加快通过语言关。袁长坤抵美后被安排在美国东北部州(Massachusetts)霍约利克(Holyoke)的卡格温(E.R.Kagwin)家中,与主人家老小朝夕相处。这种“家庭式”的留学生活方式使他很快越过语言障碍,不久就进入当地公立学校读书。光绪二年(1876年)在举办的“美国开国一百周年世界博览会”上,“留美幼童”的绘画、文章、数学解题法等展品,陈列在博览会教育馆中,颇受赞赏。全体中国幼童还应邀出席美国总统茶会,时任美国总统格兰特还与每一位幼童握手,并勉励他们用心学习。

  正当幼童们潜心攻读之时,不料风云突变。幼童在美国接受的教育,过美国式的生活。一些幼童受美国教文化的影响,渐渐地了教,对学习、五经等经典失去了兴趣,对烦琐的封建礼节不大遵守,反而对个利、、之类的东西十分迷恋。这些都被清的保守官僚视为大逆不道,不可。光绪七年(1881年)秋季,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全部学生被召回国。

  “留美幼童”归国后深受本土文化的和当时的冷遇,担着“有害于社会”、“无益于国家”的,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由于派幼童出洋是为了适应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洋务派早就有对学生“各习一艺”的要求,所以尽管留学生被中途撤回,不少人还是学到些长技的。他们在回国后积极新思想,开创新风气,尽力为中国早期现代化作出贡献。二十世纪初,这些当年的“留美幼童”纷纷成为朝廷重臣,活跃在铁、电报、矿冶这些新兴产业。在外交领域,他们更是当仁不让地代表大清国,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袁长坤回国后,分往光绪六年(1880年)刚创办的天津电报学堂,学习收、勘测和电讯原理。他很快掌握了这门知识和技能。离开学堂后即投入大规模的“电线”建设,成为中国电报业的先行者和奠基人。据《光绪十一年(1885年)三月初三日直隶总督李鸿章奏》所载:“文童……袁长坤……等四十四名,均拟请以从九品不论双单月选用。”袁长坤参与规划和架设了中国早期的电报线,在全国各省省会城市和重要城市建立电报局,成为中国邮电业的奠基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始设邮传部,改变了过去邮政附属总税务司,电报和铁皆临时派大臣督办的状况。设部以后,以尚书及左右侍郎为主官,监督执行有关部、电、、航的政令,袁长坤当任不让地出任邮传部电政负责人。肇建后,又任交通部电报总局局长,一度兼任教育部副主考官。他为我国早期邮电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带土字旁的男孩名字

  本文由 325游戏(m.325games.co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