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个复杂问题”(图

※发布时间:2018-7-25 23:17:1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高考,年年都会成为一个牵动中国社会的大线年度高考季已结束多时,但就在上周,央视纪录片频道推出的六集纪录片《高考》,再次引发有关高考与中国教育的讨论。12日,《高考》总导演史岩接受采访时坦言,“世界都对本国教育打分很低,因为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安徽省的大别山麓,运转着一座庞大的高中,毛坦厂中学(以下简称毛中)。2014年,毛中拥有24000多名学生,其中的三分之二是高考复读生,加上应届生,学校每年都会有上万名学生参加高考。学校周边常年居住着数千户陪读家庭,形成了一座独特的“高考镇”。

  纪录片中一个“高三76班”的镜头也很好地诠释了毛中的拥挤。在毛中,每个班拥有一百多名学生,而每个学生上课的状态几乎是肩并肩在听课,教师上课需要借助麦克风授课,以便于坐在后排的学生能够听到自己在讲什么。

  在当地人的眼中,毛中的教育就好比一座工厂,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只要进去读上一年就会像在工业流水线上走过一遭的零件一样,变成学习的机器,但同样在他们心中也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高考定终身”。

  史岩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毛中,是因为二三线城市中类似于这样的乡镇考生占的比例较大。“往往这种地方来说,高考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意义就显得更重了,这种现象在中国还有很多地方存在,比较普遍。”

  高考制度恢复至今已有30多年,相比早期的高考来说,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如今“高考定终身”的观念也正在人们心中弱化。

  史岩坦言,早期的高考才是真正改变命运的一件事。“1986年那会儿是一考定终身的,那时候如果能考上大学,相当于有干部身份,而且参加大学包分配工作。如果上不了,也许就是工人或者农民身份,这种身份的不一样,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一样。”他说道。

  对于目前的中国高考来说,史岩认为,今天的考生选择变得更加多元化了。“现在已经不是一考定终身了,我们在调研的时候发现,有的学生中考后就直接去国外上高中去了,跟过去相比,高考的这种概念弱化了不少,2014年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有45万,这其中很多人连高考都没有参加就走了,并且这个数字近几年一直在增长”,同时史岩坦言,“以后国家确实发展得太快了,地域的发展也不是很平衡,根据每个地区的、每个阶层不同的家庭条件划分,有的孩子也确实走不出去。”

  对于高考这件事本身的认识,史岩告诉记者,我们曾经调研时跟一些教育专家聊过,他们也育确实是个复杂的问题。“全世界每个国家都做过关于教育的调查,但是每一个国家对教育的打分都很低,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片中最后一集选择了三个风格迥异的校长,可能代表了当下大部分高中教学模式不一样的选择,我记得当时北大附中的校长说毛中的这种教育,存在也是合理的,因为中国的地域太大,是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这种不同的高中。”

  史岩称,节目后,对于毛中的主人公班主任就有人褒贬不一。“有的人就觉得主人公老师非常可爱很敬业,对学生非常负责,也有一些人就觉得他这种教育可能过多的偏于严厉,有点过了,但不得不承认,最后他的班级在近百个班级中排名前五。”史岩说,“每个人对这个的理解与看法不一样,其实《高考》最想传达的就是,每个观众通过看这个节目,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经历来说,每一个人感受都不一样,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个纪录片选题想达到的目的。”食人蜥蜴

  本文由 325游戏(m.325games.com)整理发布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