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唐与高僧相遇

※发布时间:2017-8-13 17:20:4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隋唐时期,国家对僧人免除一切杂税劳作,对僧人的和人数都严格控制,比公务员都难考。玄奘13岁那一年,整个洛阳只准许剃度14位僧人,由大理寺卿郑担任主考官,此人,以识才惜才而出名。

  据史料记载,当年的玄奘因年龄太小不达标,连考场都没能进去。郑监考结束走出来时,看见玄奘一脸向往地看着门内,就问他,你是谁家的孩子?

  玄奘自报,表示非常渴望出家为僧,但是“习近业微,不蒙比预”。意思就是学习佛法的时间很短,也就学了几年,浅、年龄小,还没有资格进考场。

  郑又问,你为什么非要剃度出家不可?玄奘答到,“意欲远绍,近光遗法。”“绍”就是继续、传承,远绍就是传承佛法,近光遗教就是把传下来的佛法发扬光大。

  波颇在大唐贞观元年来到长安,被安置在大兴善寺开始并主持译经工作。他是唐代主持译场译经的第一人,共翻译出了《大集宝星经》、《般若灯论释》、《大乘庄严经论》三部。

  贞观中,玄奘曾“遍谒名贤,备餐其说”,对于佛教各派的“各擅其”,常感到“莫知适从”。波颇向他介绍了印度那烂陀寺,以及戒贤论师所著的《瑜伽师地论》,认为此论可以概括佛家学说。这进一步激起了玄奘去佛教发源地印度寻找佛法真谛的决心。

  为钻研,玄奘和他的哥哥长捷曾到河南、四川、陕西、湖北、等地,向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高僧请教。玄奘也因记忆力超群,讲经准确生动而声名鹤起。

  但初唐时,佛教内部派别甚多,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解释分歧甚大,长期争论不休。有些流传很广,但因为过程中途经多个国家,由不同语言版本翻译而来,因而一部都能出现十几种汉化版。

  玄奘因而着手学习梵文,并向朝廷,“我国所说义理,往往各执己见,纷争激烈,对于佛法传承非常不利,各种又不完备。我想亲自读一读那些原始的版本,再回来,以此振兴佛法。此行已将生命,求得。”

  自公元4世纪以来,中国僧人就开始结对前往印度朝拜或取经。青史留名的有法显、玄奘等,而大多数的朝不是没有了记载,就是死在了半路。

  西去之路,重重,自然极为恶劣,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走过水源稀缺的漫漫黄沙之路,翻越空气稀薄的葱岭雪山,取道印度河流域……更有甚者还有边界战事,稍有不慎,可能随时丧命。

  每一个西行的僧人又怎不知这前路,出发前,他们多半知道,这一去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可是西行的戈壁沙漠上,行脚僧人从不断绝。他们放下了生命,在求法的道路上,也未曾犹豫。

  经说,佛法难闻,我们今日所读之,幸得历代高僧与信氏,前有朱氏行、法显,后有玄奘、义净,他们不辞为难,千辛万苦,涉流沙,翻雪山,辟海波,九死一生而请回。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