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童:欧洲电影--、伦理与死亡

※发布时间:2020-6-20 13:59:1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我一直很喜欢欧洲的电影传统,尤其偏爱法国、西班牙的电影。比如阿尔莫多瓦(Almodovar)和吕克·贝松(Luc Besson)的片子,我甚少错过。欧洲电影受现代文学影响很深远(这或许是我喜欢它的重要原因),对技术的依赖性较小,所以在探索人欲、伦理的问题上往往具有相当的深度。其中所包孕着的宿命感和仪式感,也和好莱坞电影中大刀阔斧的“美国”很不相同。

  放假之后,时间增多,选了一些片子看。主要是2006年戛纳和两大电影节的一些获作品(我个人也比较偏好这两个电影节)。选择三部我比较喜欢的,推荐给大家。

  法国“帅哥天才导演”Francois Ozon在2005年的作品,我个人认为超过了2003年的《游泳池》。虽然这次仍然没能捧到金棕榈,但其叙事和试听语言的成熟已经标明Ozon即将成为未来10年之内欧洲的另一个天才,毕竟他才只有三十几岁。

  与Ozon以前的那些着赤条条的作品不同,《最后的时光》甚至相当温情和感人。一位同性恋摄影师发现自己身患绝症(不是艾滋病),只能活三个月,他放弃了治疗,并想方设法在这三个月时间内实现自己未竟的愿望。与恋人、与父母、与祖母、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电影的末尾,主人公完成了自己的一切心愿,平静地躺在沙滩上,等待死亡的来临,凄美之至。

  影片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或许每个人都能做出自己的诠释。导演对“死亡”的理解中透露着淡淡的民谣式的朴素哲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对所有人隐瞒了自己身患绝症的事,却唯独告诉了独自生活在乡村的祖母。祖母问他:“我的孩子,为什么你偏要告诉我呢?”他回答:“因为你跟我一样,也要死了。”

  男主角Melvil Poupaud是我个人非常喜爱的法国演员。电影情节张力不足,几乎全靠他的出色演技支撑,全片表现极为饱满,没有羸弱的感觉。

  作为一个在北欧学习和生活过的人,我一直有些,因为我历来对北欧的艺术颇轻视。并不是因为那里缺乏大师(相反,大师很多,易卜生,斯特林堡,伯格曼,格里格,比昂松……),而是因为我很少能从北欧的文学和电影中感受到异于欧洲其他地域的特色来。丹麦导演的电影我以前看过三部,竟然有两部是英语的,且在美国很受欢迎。

  这部《香皂》在2006年的电影节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当然也包括我。中文译名其实很不准确,看过电影之后会明白,译为“肥皂剧”或许更为贴切。

  电影的主题是现代社会中的隔膜和沟通。富有魅力的女人夏洛特无法与一起生活了多年的男友交流,却对住在自己楼上的一个渴望变性的陌生人产生了无法言喻的默契和依恋。影片的气氛很压抑,但若到最后,一定会有很多感触。导演Pernille Fischer Christensen是女性,所以对人物和叙事的诠释带有强烈的女性主义的痕迹,三个主要人物中,男性在某种上被符号化和物化,而女性和渴望变成女性的男性则被赋予艺术家般的气质和内涵,这和北欧诸国的社会氛围倒颇切合。

  我最喜爱的导演阿尔莫多瓦2006年的力作,欧美各大电影节项。这一部电影可以算是阿尔莫多瓦真正意义上的“转变”之作:第一,它几乎没有探讨性的社会伦理问题(虽然涉及到了一些情节);第二,回归比较古典的叙事方式,没有逻辑和时空游戏。

  故事是很简单的,六个女人,子孙三代,每一代都面临着自己这个时代独特的问题,并渴望从上一代的那里寻求。母爱是全片的关键词,所以全片相当温情。虽然阿尔莫多瓦过去的作品也都很温情,但由于往往伴随着“不正常”的(比如《的》中的同性恋、《捆着我,绑着我》中的与等),所以总让另一个文化体系中的人感觉不大爽快。从这个意义上说,《回归》更加国际化,本土气息淡薄,或许这也是它在奥斯卡出尽风头的原因吧。

  在演员的选择上,阿尔莫多瓦也花了心思。如日中天的佩内洛普·克鲁兹(Penelop Cruz)担纲女主角并或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题名(我个人情感上很希望她获),而跟阿尔莫多瓦多年的西班牙老牌影后Carmen Maura也与他冰释前嫌,出演克鲁兹的“鬼魂”母亲。

  季建业 周冰

  和以往一样,阿尔莫多瓦对人性和伦理问题做出评判。配乐一如既往的出色,克鲁兹用母语演戏如鱼得水,祝她奥斯卡好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没有资料